广电智慧社区 疫情防控系统筑牢五道防线

欢迎来到四川广播电视智慧社区示范社区。2月27日,记者来到成都龙泉驿区书南智慧社区怡和新城社区,在疫情防控期间亲身体验广播电视智慧社区无接触生活。向社区保安出示手机在线申请的出入境证明。社区门口热成像体温筛查显示正常后,社区门自动打开,然后通过手机APP选择回家楼层,电梯自动到达,整个过程没有人或物接触。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基层社区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为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疫情防控的核心需求,四川广电网在成都龙泉驿区书南社区落地全省首个疫情防控系统,充分发挥疫情智能控制的综合价值,实现社区防疫的智能化、安全化、移动化管理。

体验社区防疫系统云监管

热成像人员体温筛查、无接触门快速进出、异常人员自动拦截、无接触电梯、体温数据实时报告、社区访问证书、社区证书在线申请、社区应急通知报警、物业智能、在线、移动管理和在线服务……通过广电智慧社区疫情防控系统,实现了这些高科技服务。

(图为社区车辆及人脸识别系统)

27日上午,记者走进四川广电网首个智能社区疫情防控系统项目-书南智慧社区怡和新城社区。第一道防线是广泛使用的车牌识别、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和热成像测温技术。疫情期间,人员和车辆可以快速进出,无需接触。

(图为社区热成像人体温筛查系统)

记者看到,这里没有管理者拿着温度枪一个接一个地测量,结合热成像人员的温度筛查系统正在后台运行。据报道,热成像人体温度测量设备采用无感红外人体热成像温度测量技术,通过无接触快速有效地测量人体前额和面部温度。全自动实现人体远程、大面积、大客流的高精度温度测量。当遇到体温异常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显示体温异常,方便社区管理人员进一步筛选,提高工作效率,遏制疫情蔓延建立强大堡垒。

(图为社区公共区域重点人群控制系统)

第二道防线是社区疫情防控的硬核。人脸识别和全局摄像头部署在社区公共区域。当隔离人员聚集在社区公共区域或公共区域超过目标设定值时,管理平台会自动发出报警,社区工作人员会收到报警信息,通过移动办公及时报警和应急疏散。

同时,部署在公共区域的信息显示屏特别引人注目,便利和疫情信息实时发布。居民通过手机APP同步接收,实现社区和居民信息的准确快速同步。

通过社区第二道防线后,记者来到社区单元门,单元门人脸自动识别业主身份,同时增加热温度测量,实现高烧人员进出报警。

更方便的是,社区电梯门前设置了第四道防线。通过智能梯控系统,社区居民无需用手触摸电梯按钮。社区业主通过手机APP可到达自己的楼层,实现无接触乘坐电梯,降低接触电梯按钮带来的风险。

最后一道防线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回家打开手机,可以享受物业提供的疫情特殊服务。APP实时报告体温测试数据,申请社区电子出入证、社区证明等,全程无接触,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借助广播电视智慧社区疫情防控系统的云监管,书南社区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和综合防控能力,从社区大门到公共区域、单元大门、电梯控制和家庭,建立了疫情防控的五道防线。

四大平台帮助智能社区治理

除了层层部署的五道防线,保障居民健康安全,涵盖社区疫情防控辅助、智能物业综合管理、广播电视社区APP、应急信息发布系统的四大平台在社区综合管理和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为社区疫情防控辅助平台)

(图为智慧物业综合管理平台)

通过社区疫情防控辅助平台,轻松实现疫情综合数据统计、可视化分布和实时排名,向社区居民发布疫情信息;物业人员通过智能物业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物业智能化、在线化、移动化管理;应急信息发布系统将及时通知社区疫情、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社区居民使用广播电视社区APP,享受智能化社区服务。

(社区智能可视化控制,实现综合智能和调度)

据广播电视网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五防线 四平台的广播电视智能社区疫情防控系统,实现社区、物业、人、房、车、出行记录等全要素数据的互联互通,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无触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保障居民安全,方便居民生活。

下一步,广播电视智能社区疫情防控系统将以广播电视智能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全面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以城市社区大数据为基础,协调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资源,全面提升社区管理和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