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需要忠实的记录者」
“价值供给”远比“价值表达”更具说服力
文字整理|樊高峰
责任编辑|苏晓琦
这是「物业论谈」陪伴您的第707篇文章
昨天,面试一位项目经理,他的一个观点很是独特。
他说:“领导,今天我在您面前讲得再好,说得再多,也只是在表达我过去的成绩,体现不出我的真实水平,只有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发挥我的真正价值。”
我听后,非常震惊,也有了“价值表达”和“价值供给”二个概念的形成。
职场中,我们听了很多高大上的话;面试中我们也听到更多的“丰功伟绩”,简历中我们也看到了五光十色的优点,但你仔细想想,我们光是听,对方也都是在自我表达,真相是真是假都不知道啊!这充其量是个“价值表达”,含金量不高。
而“价值供给”就不一样了,那是成绩,是结果,是活生生的真金白银,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贡献。它不会撒谎,真真正正就在那里。
如果你跟客户说:“我们的服务很好!”这是价值表达;
如果你说:“我要提供让你能够称心满意的产品”这是价值供给,后者的表达一定要好于前者。
所以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很多人更注重“表达价值”而非“提供价值”。总想着我要比你强,我要超过你,我要把你比下去,但往往忽略了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我能为团队和公司带来什么收益。
而那些处理不好感情问题的人大多同样如此,太注重表达自己的付出,却忽略了自己是否为他人提供了舒适、愉悦、关爱等价值。
语言的华丽只是感受,行动最能俘获人心。
穿上鞋子才知道哪里夹脚,试过衣服才能知道合不合体。
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纠正、调整、完善、检查,最后达到最优的结果。
有一个理论叫“动词哲学”。简单说就是,要拒绝名词的诱惑,不要试图去成为一个名词,而要去成为一个动词。
比如说,我是物业项目经理,从潜意识里你自己就会把自己当成一个管理者,自己 会认为有很多权利,指挥很多人。
活在名词里,很容易给自己一个想当然的暗示,以为自己真的拥有什么。而换成动词就好多了,比如培训、沟通、检查、回访、座谈,等等。用动词来描述自己的角色,会让自己目标明确,而且活得有活力,也有张力。
在职场中领导最喜欢什么样的人?
一定是喜欢听话出活的人。换句话说是能承担责任,交付成果的人。
生活中什么样的感情最稳固?
一定是很有时间,不拍麻烦,彼此为彼此能作出立即行动的感情最稳固。
所以说,“价值供给”远比“价值表达”更具说服力。任何事都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就是“做到”,行动胜过千言万语,好的结果也能治愈一切风花雪月。
物业论谈
这一刻,我在读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扫码免费用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