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论谈 |跟龙湖物业学“员工文化”的落地

「每个时代都需要忠实的记录者」

跟 龙 湖 物 业 学“ 员 工 文 化 ”的 落 地

文字整理|樊高峰

责任编辑|苏晓琦

这是「物业论谈」陪伴您的第706篇文章


近日,看潘东燕老师所写的龙湖物业员工和业主之间的故事,很感动,但更多的是启发,愿意和你分享。


先看几个龙湖物业公司服务细节的案列:


当年王石率万科高管造访龙湖样板间,脱鞋入房。当一行人行色匆匆参观完毕回到门口,发现皮鞋已被调转方向,鞋头由“朝内”变为“朝外”。这种可怕的“人为”服务细节让王石顿生寒意。此后,龙湖成为万科内部学习绕不过去的一个企业。



龙湖西苑的一个业主出差到外地,家里的老人有心脏病、高血压,老人怕自己犯病,就对保安说,能不能每隔半个小时往她家打个电话,看她是否清醒,如果有问题,保安就上去帮她,桌子上有存折和医保卡,存折密码在纸条上。

知道这个事后,龙湖的保安除了每半个小时打电话以外,每隔一个小时还上去看一次,一直持续到出差的业主回来。业主知道后非常感动。



一个业主的女儿长了颗恒牙,掉了,按传统习俗,这个牙齿几个小时之内要安回去,否则就不会再长了,但小孩不知道就扔掉了。母亲不是很清楚这个事的后果,父亲在外出差知道后,急忙打电话回来让她赶紧去找。母亲就找保洁员帮忙。由于时间紧迫,保洁员呼叫客服中心和安保中心,有时间的人全部都过来翻垃圾箱找,翻遍了整座楼的垃圾箱,最后给业主找到了那颗牙。


一对业主母女在小区的林阴道上散步,边走边嗑瓜子,瓜子壳扔了一路。快到家时,女儿回头望了望,她拉住了母亲的衣角。母亲也回头看,发现有位保洁员,一直默默地跟在她们身后扫去满地的瓜子壳。事后,这位羞愧的母亲真诚地对保洁员说:“今后绝不会再这样做。”


    伍

前不久,重庆龙湖西城天街团队为一个“老男人”搞了一个生日会。这位老员工到龙湖物业十年了,整个区域所有部门的同事录了一段VCR给他,讲了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他看完后哽咽了。


2009年龙湖物业推出的“员工关怀计划”,花费达百万元,围绕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丰富业余生活及提供发展平台四个方面,设置员工活动室、为保安岗亭配置空调、配置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装备等。


  
此外,龙湖的每个项目小区都配备有员工活动室,分阅读区、餐饮区、健身区、娱乐区等,员工可以阅览报刊、锻炼身体、看电影、上网了解新闻等。在住所配有微波炉和冰箱。


在精神层面,龙湖物业每个月都有员工成长沙龙,主不限,可以是工作技能的,也可以是化妆厨艺等。至于春游秋游和文艺活动,自然不用多说,一定是有的。最重要的是,由于优质服务形成的良性循环,他们得到了龙湖业主的尊重。


夏天,业主会自发给他们送水果饮料,过年给他们熬鸡汤,煮汤圆。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很多公司客服人员搞不定的事,只要保洁阿姨或综合服务专员出马,就一次搞定。


听了以上的“故事”,不知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反正我是被感动着,被温暖着,更被激励着。


我们也是业主,我们在心里非常渴望自己小区的物业也能做到这样。从这些案例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日常的小事串起来的感动。


在服务行业,对顾客来说,天堂与地狱之间只有一个微笑的距离,一线员工才是真正的“王者”。


他们认可公司的文化,他们满意了,才可能提供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服务,顾客才可能获得“满意+惊喜”。


  让一线员工满意把工作做好?这是最难的。


 
 对于服务行业的基层员工来说,让他们感受到公司关怀,同时又能毫无怨言地遵守企业制度,认同企业文化,这一点更难。


“企业文化”在当今企业中就是“老板文化”。大家只知道老板或领导者做了些什么,不知道其他人都干了啥。这种“不知道”不只是“忽略”,更是一种“隐性否定”。大多数人的心理是:既然没人知道,那我何必自作多情。


虽然每个人都有一颗雷锋的心,但它需要被激活。


  我们是否换一个思路,少宣扬公司和老板的事迹,多宣讲优秀员工的亮点,这或许是正确的文化驱动方式。


员工的故事里找不到老板和高管,全部是一线员工,是他们和业主的故事。他们把员工的故事讲给业主听,把业主的反馈讲给员工听。


看看龙湖物业是如何做的。


每年都会收集几百个各类员工和业主的故事,汇集成文,在整个集团内分享,由此形成企业文化的根基。故事一般来自业主的感谢信以及员工日常工作的所见所闻。


公司晨会常常会让员工分享心得,并提交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有典型意义的则上报到负责知识管理的部门汇总和筛选,并传播到全公司和小区业主。龙湖物业常常会要求管理团队在周例会和月例会上讲员工的故事。


实践证明,服务行业是靠口碑传出来的,口碑是靠“故事”传出来的。


这些来自“民间”的故事,让龙湖物业形成了真正的员工文化。故事通俗易懂,员工感觉非常亲切,这就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啊—让员工学会了互相参照,有据可循,这是什么样的培训都达不到的效果。长期积累下来,会形成各种业主需求的处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再做创新服务设计就相对容易了。


    另一方面,公司管理层看到这些故事会非常尊重基层员工,感叹他们的创造性和辛苦劳作。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口口相传,在一线员工群体里传播非常快,且有深入心底的扎实基础。


文化是怎么形成的?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做,我也不知道,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文化就是这样形成的。


意思很明显,如果是坏事,别人这样做,我也这样做;如果是好事,别人这样做,我也学着这样做。坏事可以传播和影响,好事同样也可以点燃和引领。这就是人的作用。

人可以连接人,可以影响人,更可以点亮人。


不难看出,企业文化以故事为根基,创新服务设计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相关故事的挖掘,而有创造性执行的员工则多是故事的主人公。


在一个“人人都要面子”的传统文化语境下,要让一个人低声下气、心甘情愿地为别人服务谈何容易。只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服务,龙湖企业运营最大的心得是,让员工拥有快乐的心情去工作。在物业行业,快乐的前提则是获得尊重。


龙湖物业做了什么?


可能这些事你的物业企业也在做,但却没有人去传播。但它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管理必须落地,必须接地气,必须和人打好交道。离开了人的因素,注定会失败。所以,这家物业企业告诉我们——


1.企业文化靠谁来落实,就由谁来创造。

2.谁为企业做了贡献,谁就应该获得回报。

3.让离顾客最近的人说话。

4.每个人都有创造性,关键是要激活他。在服务行业,“尊重”就是那个激活码。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只不过龙湖物业不仅明白,而且做到了。


   本文内容,版权归「物业论谈」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转载请联系后台,感谢配合!

—END—

物业论谈

这一刻,我在读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