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需要忠实的记录者」
高 情 商 的 门 卫
文字整理|樊高峰
责任编辑|苏晓琦
这是「物业论谈」陪伴您的第718篇文章
保安这个职业,它有很多的称呼:保安员、秩序维护员、防损员、安全管理员,等等,但名字再怎么华丽,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能随口叫出名字的还是保安。
这个职业看似卑微,却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能做好一个称职的保安也非易事。
但凡高端的商超、别墅、会所、酒店,等门口的保安,那绝对是高情商的展视。 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有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感知力,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话术,有一眼就能看穿用户的心思的读心术,他们的服务会让你如沐春风,享受其中,也会让你感慨,好的保安就是不一样,质价相符是硬道理。
通过这个行业看本质,高端物业管理的保安服务该如何创新?近日,在《三联生活周刊》杂志上读到欧阳宇诺写的一篇《高情商的门卫》的文章,很有意思,句句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读后令人莞尔一笑,今日分享给你,愿对做物业服务的我们有所启发。
以下是文章正文。
步入职场之后,我的生活被工作填满,精神却如同沙漠般逐渐贫瘠起来。以前会花费心思庆祝一些节日,但工作后不用左思右想了,因为肯定都在加班。
某年元旦,加班后,我在凌晨时分返回宿舍。那天早上我刚刚换了新包,忘了把旧包隔层内的门禁卡放到新包里,发现没有门禁卡时,我已经到了宿舍楼门口。那时还没有人脸认证,正当我陷入窘境之时,大厅里接待台后那位身穿制服、戴着黑框眼镜的门卫向我走来,按下大门内侧的按钮,拉开大门,欢迎我入内。
那一瞬间,我发觉这位我之前从未认真打量过的门卫,简直气度非凡、英俊无比。与此同时,他的举动令我重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冷酷工作之外残留的温暖。
之后,我刻意认真观察了在这栋楼轮流值班的门卫们。解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门卫常常在值班时间静静地阅读、写作,接待台上有书、笔记本和钢笔,我内心暗称有着文学梦的他为“卡夫卡”,因为他令我想起在保险公司上班、利用处理公文的间歇写上两笔的卡夫卡。
还有一位年长些的能说会道的门卫,会对他能搭上话的每位住户宣称,他的孩子很爱吃肉,而他的老婆没有工作,这导致他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有一些共情力强的女住户在和他聊天之后,会把刚从超市抢购到的打折鸡胸肉或者菠菜苗送给他。我称这位善于博取同情心的门卫为“高情商聊天者”。
美国学者彼得·比尔曼认为,门卫几乎看不到他们的工作境况会随着年限的增加发生何种变化,随着年限而改变的唯一一点是他们与住户之间的关系。这点至关重要,正是通过与住户的互动,门卫才获得他们的职业地位,并创造出行使责任、做出判断的机会。
他们的职业生涯不会回报他们更高的正式收入,却能带给他们非正式的回报,最实际的是他们在节日期间收到的小费,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份认同感。“卡夫卡”和“高情商聊天者”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以某种或疏离或亲密的方式,跟住户们保持了他们所想要达到的最适宜的空间和情感距离。
在住户观察门卫的同时,门卫也在观察住户。某部剧中,一个年轻的女孩在寻找真爱,她偶尔会带不同的男生返回她的寓所。戴着礼帽、头发灰白的门卫每天都守在公寓楼大厅内,会悄悄告诉她,这个男生是否适合她,结果总是惊人地准确。女孩很惊讶,她不懂为何门卫在不了解男生的情况下,就能得出如此精准的结论。
门卫告诉她,其实他从来不观察那些男生,他观察的永远是这个女孩。跟男生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女孩是内心笃定还是惴惴不安,是对自己更为严苛还是允许自己得过且过,是活力满满还是情绪不振,是神采奕奕还是不修边幅……这些由门卫带来的结论使女孩在寻爱之路上保持着警醒之心,带给她踏实而又深切的慰藉。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它告诉我们保安这个职业的特点:会察言观色;会聊天;会乐于助人;会和业主保持良好的关系。最关键的一点是与住户之间的互动给自己带来了价值,也给住户带来了价值。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素质,想做好一名保安也很难。
你看,物业服务本质就凸显出来了,每一个专业都需要和业户保持足够的互动和粘性,保持和业户之间有温度的连接,才能获得业户的喜欢和信任,缺少了温度的连接,缺少了情感的注入,服务注定是打动不了业户的。
换成另外一种表达就是,标准化管理可以让工作更规范,但它打动不了业户,只有行为,只有注入情感的行为才能打动业户。


物业论谈
这一刻,我在读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