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需要忠实的记录者」
团队管理中需用好“刺猬效应”
作者|樊高峰
责任编辑|苏晓琦
这是「物业论谈」陪伴您的第717篇文章
、
物业服务中的仪式感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升旗仪式、社区文化、设备开放日、业主答谢晚会,等等,如何让仪式感既能满足需求,又能保持距离;既不能让业主烦恼,也不能让业主感到生疏,这就需要边界感的把控,能做好这一点不容易。
近日看吴伯凡老师说的“刺猬效应”提到了两个词,一个是“边界意识”;一种是“领地意识”,很受启发。
“刺猬效应”来自哲学家叔本华的一篇文章。
他说,在冬天,两个刺猬为了取暖,就想抱在一起。但是,当它们抱得太紧的时候,自己的刺就会刺伤对方。想愉快地相处,既要取暖,又不能抱得过紧,这种状态叫亲密有间。
想想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有的人常年出差在外,和家人团聚最多不过几天,过不了几天就会逃离,因为人间烟火中的过度亲密就没了边界感,不但自己压抑,让家庭氛围也不太好,只有在独处中才能创造出价值。
《天道》中的丁元英也是不习惯家长里短的生活,远离闹市,隐居小城,和一帮发烧友创造了一起扶贫的神话。
杨钰莹有一句话很切情,她说:“与其我们都要自信,那还不如做到自然。”
如果你在当下的言行举止中能够自洽,那就算不够自信,也没关系,只要那是你舒服的状态,就够了。
梁永安老师说:“我们要学会把荒诞纳入正常,把不确定纳入正常。”
其实就是讲磨炼自己的心性,凭着涵容的心接纳一切,你对疼痛,不再那样敏感你对反常,不再大惊小怪,你对错误,不再锱铢必较,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人生路仿佛越来越顺。
其实这也是做人的边界感和领地意识。
我有我自己的分寸,在我自己掌控的世界中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尽量不去打扰别人的生活。
我能欣赏万千繁华,也能体量人间疾苦,对与错也能正常面对。我不去嘲笑别人,也不在乎别人对我的嘲笑,只要遵循自己的善良美好的领地就是自己最好的状态。
回到职场,一个团队要真正成为密切合作的团队,必须要有边界感。
吴伯凡老师说,它是一种提醒,提醒你行为的边界,提示人自身的渺小和有限性。人在充分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有限性的时候,反而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这个时候,你内心的各种贪、嗔、痴、慢、疑就会受到抑制,你跟别人的合作才可能顺畅。
而一心想着如何放松自己,把自己不当外人的时候,个体就会极度膨胀。一个个膨胀起来的个体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冲突。
如何建立一个团队,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有答案的话,那就是这个团队内部得存在张力。
人需要在一定的约束状态下才能够感受到自由。没有东西对你形成威压的时候,你的行为或思想会陷入一种紊乱,而你也没法感受到宁静。
所以说,一个团队一定要形成某种亲密性,但不是亲密无间,不是极致的平等、扁平化,而是在亲密的同时保持距离感,或者说是保持边界意识和领地意识。
有了这种边界意识和领地意识才能让团队的职业化更加职业,让团队的专业化更加专业,在商业领域的合作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当然也会受到合作单位更多的尊重。
物业论谈
这一刻,我在读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扫码免费用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