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论谈 |“当下”的力量

「每个时代都需要忠实的记录者」

“当 下” 的 力 量

作者|樊高峰

编辑|苏晓琦

这是「物业论谈」陪伴您的第704篇文章


陈春花老师总结过数字化时代的三个特征,一是连接;二是共生;三是当下。


当下,这个词应该是后疫情时代每一个老板都喜欢的字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能够把握现在,你就有了未来。


当下,就是要把今天的事情全部做好,只有你做好每一个今天,你才会超越别人而拥有明天。 


山高万仞,先登一步。


看过一个当下企业普遍存在问题的案列:


有一天,董事长问:“谁能说说公司目前存在什么问题?”

100多个人上来抢话筒。

又问:“谁能说说背后的原因?”

一半的人立马消失!

再问:“谁能告诉我解决方案?”

不到20人举手!

“那么有谁想动手试一下?”

结果只剩下了五个人!


骂者众,思虑者少,献计者寡,担当者无几,这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挑毛病、找原因、给方法、担责任,哪个含金量更高?


显而易见,解决当下的问题才是能力,担当才是王道。


我们都知道“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就是生命本身”这个命题,所以才会感动或感慨于当下。


“活在当下”,这个词看似简单。


我们只注意到了当下的欢乐、愉悦和美好,却没有发现当下还存在焦虑、失业、失恋、绝望,等等,就像喝茶到最后你需要的不是一杯茶,而是和自己美好相处和谐的当下。


当下,只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能被那种由特定环境带来的镜子反射的光所照亮,很少有人能在乏味的、拥挤的、阴郁的环境里,也能保持觉知和观照的能力。


也就是说,人只能面对鲜花和掌声,一旦跌入低估,却没有原来的淡定和从容。所以在逆境下的坚守才是最值得尊重的品德。


没有当下的生活,只有想象中的未来,这句话也印证了很多人的生活状态。


人类学家项飚提出“悬浮”的概念,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为了未来的某个目标,放弃对当下的思考,压缩目前的正常生活需求,导致对生活充满焦虑和茫然。


真正的职场,不是游乐园,而是试炼场。把工作当修行,一路遇事修行,逢人修心,既能成就事,亦能成就自己。


对抗当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当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防火墙”,找到一个能够持续为你带来快乐和幸福感的活动,用正向的力量冲淡负向的压力。以平常心待得失,以欢喜过生活。


一个人既有目标,又关注当下;

既为利益,也为分享;

既能享受高光时刻,也能静守暗淡光阴。


这或许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吧。


   本文内容,版权归「物业论谈」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转载请联系后台,感谢配合!
—END—

物业论谈

这一刻,我在读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