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社区O2O≠智慧社区 但相辅相成
此前无人问津的“社区”如今却门庭若市,搞房产的、做IT社区金融、社区电子商务、社区养老等衍生市场应运而生,零售、金融、服务等各行各业都在争夺社区市场,形成了两个更大的概念社区O2O还有智慧社区。
“社区O2O与智慧社区似乎是对方的背心
“社区O2O智慧社区和智慧社区都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概念,其中智慧社区比社区好O2O还早出现。然而,在普通人眼里,社区O2O和智慧社区差不多是一个意思,甚至很多从业者都在两个概念之间徘徊,在社区里玩了一会儿O2O以智慧社区为幌子,一会儿高举旗帜O2O有些意思是和智慧社区互相做马甲。
分不清社区O2O这与智能社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标准定义自己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在做同一个市场,内容、方向和用户非常接近,说同样的事情是完全可以的。然而,如果我们更深入地看,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差异,社区O2O“≠智慧社区,但基本上可以≈”。
“社区O2O与智慧社区相辅相成
其实,智慧社区可以说是社区O2O基本条件,因为智能社区主要做社区IT软硬件环境升级改造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这些工作后,智能社区的实现前社区O2O做什么。
而社区O2O在一定程度也非常需要社区拥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只不过在已经成熟的互联网环境下,即便没有“智慧社区”去做基建的工作,也可以依靠已有互联网体系实现对社区网络消费服务市场的探索。社区O2O它是互联网深入线下的表现形式之一。
“智慧社区”与“社区O2O其实就是IT与互联网的关系是你、我和你之间的互补关系。本质上,他们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只是从两个不同的大方向开始,未来的最终市场形式将融为一体。
搞IT房地产被称为智慧社区O2O”
为什么整个社区市场会出现“智慧社区”与“社区O2O两条市场主线如此相似但表达不同?这是因为它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一般来说,从事IT、房地产被称为智能社区O2O”。
不信的话,可以以关键词检索查看一下二者的新闻公关层面的表述。期初谈论“智慧社区”的多是华为、海尔、华三、大唐、电信等做IT以及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社区O2O更多的于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
不过,由于互联网行业的声势更为浩大,渐渐的社区O2O声音占上风,这使得万科、龙湖、绿地等一些房地产巨头开始提到更多的社区O2O,为了满足舆论宣传的需要。聪明的公关都明白遇到屠夫说猪,遇到秀才说书的道理。现在很多企业同时打着智慧社区和社区O2O旗帜,在不同的场合给自己贴上不同的标签。
例如一些IT房地产行业会议发布了智能社区,一些互联网O2O会议标榜社区O2O。当然,还有一种更聪明的方法可以将两个概念直接简化为智能社区O2O”或“O2O智慧社区,看起来更容易吗?
“智慧社区”由政府主导推动意在信息化;“社区O2O自发形成的新市场
此外,之所以会存在“智慧社区”与“社区O2O两个如此相似的概念然存在一些政策因素。与社区相比O2O智慧社区是由互联网市场自发延伸形成的,由政府主导,主要目的是提高民生建设的城市信息化水平,社区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智慧城市的概念更大。
2014年初,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全面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发展信息惠民应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得到国家及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去年中,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将推动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充分发挥极具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保证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
在去年底的某智慧城市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表示,“现在全国不同类型智慧城市试点加起来有409个。其中,住建部系统有202个,科技系统有20个,工信部有68个,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有39个等。这些数据加起来扣除重合的,所有的国家试点有286个。”
2014年5月,住建部就已提出到2020年智慧社区比例超过50%的长期目标,前不久住建部颁布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指出,2015年全国要启动50多个试点项目。为了响应政府号召,获取政策扶持,所以才会有不少IT、房地产企业积极推出智能社区解决方案,需要技术和资金,对于普通社区企业家来说门槛太高。
相比需要大投入的“智慧社区”是由政策主导推动而来,由互联网市场自发延伸形成的“社区O2O对于目前大多数社区来说,最大限度地激发行业竞争和创新O2O项目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太强的技术,大部分都是以服务为切入点。然而,今天的社区O2O越来越接近智能社区,有很多社区O2O该项目还开始涉足社区硬件环境建设,这可能反过来会促进智能社区的发展。
智慧社区太贵了,任何企业都很难玩
智慧社区最大的问题是太过烧钱。有记者调查称,一个2000多户的小区,建设智慧社区的费用约为1000多万元,其中200万—300万元为设备成本。我这边得来的数据也差不多,仅为智慧社区光纤布线的成本大概在900/户左右,再加一些硬件成本的升级改造,每个小区的成本少则几百万。
无论智慧社区还是社区O2O,如果你想以互联网的形式实现,你需要形成一个规模。至少有1000个社区。你应该知道,仅仅一个社区就需要数百万。在实现规模化之前,你需要多少钱?你不妨计算一下你的账户。假设一个社区有2000户,平均每户有3人,每个智能社区的转型成本为300W的话,1000*2000*3=600万(人),1000*300W=30亿。任何企业都负担不起如此可怕的烧钱。此外,互联网行业600万用户的规模根本不够。30亿只砸了600万用户,没有风险投资敢参与这样的项目。
再想一想,就算有600万用户了,怎么变现?提供智慧社区覆盖了600万用户,但这并不代表600万人都用你的服务,买你的产品。此前听到某创业者的一个逆天的想法,就是智慧社区内的这些基建(包括宽带)全部免费给用户,然后强行让用户下载企业的APP,企业通过这个APP推广广告或卖东西赚钱。
有这种想法纯属脑子烧坏了。“强行”本身就是最差的服务体验,而且600万的用户规模能产生多少广告收益?要知道这可是投入了30亿啊?何时能收回成本?
就算用户下载了APP很多APP在手机里都是不常用的,APP能否带来好处,不是靠社区基础设施的强制推广,而是靠社区基础设施的强制推广。APP产品本身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首先量资金提供社区基础设施,再强行绑定推广APP,这只是一个危险和隐患难以估量的大圈子。就连巨人也不敢这样玩。一些企业家敢如此异想天开。他们敢问哪家投资机构敢接手这个盘子?
智慧社区和社区O2O很难做到,政府和市场需要共同推动
就如前文所言,“智慧社区”与“社区O2O其实是同一个市场从不同方向切入的两种形式,未来必然会成为同一个市场。然而,无论是智能社区还是社区O2O,有很多问题,从实际结果来看,都是雷雨点小。
对于大城市的新楼盘而言,智慧社区几百万的投入成本并不高,但智慧社区的难题出在老旧社区的改造上,这笔费用业主是不愿出的,物业更不可能出,国家补贴也不现实,依靠资方投资更是白日做梦。智慧社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可以一点一点的切入,一上来就要以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去做,资金消耗太大,选择更细分实用的切入点一步一步来或许可行,至少我见到了还算靠谱的项目。
放弃整套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的思维吧,华为、海尔们都做不起来,创业团队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现在有很多都是仅提供智慧社区中的某一项服务以最小的成本来换取用户,之后再通过社区O2O完成实现,所以创业者更实际地考虑成本和收入等实际问题。
前文也有提到,智慧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是社区O2O而社区O2O它本身更接近消费市场。因此,今天的智能社区和社区O2O由于许多社区,重叠度越来越高O2O项目是从智能社区的某一点切入的。
政府强行推进智慧社区是不现实的,最终还得依靠市场的力量,政府起到的还是引导作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双手共推来的为智慧社区、社区O2O为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使整个社区市场能够更快地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文/王利阳 (更多内容可搜索“王利阳,社区O2O”)
微信公众号:科技不吐不快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