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防控升级“无接触”智慧社区管控平台

       打卡、扫码,用非接触式采集替代传统手写登记:红外线、热成像,用无感测温设备取代普通测温枪,通过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运用到疫情防控中,着力打造“智慧社区管控平台”,升级物业管理方式,实现物业对小区房产、人口、车辆、事件等信息的智能化采集和分析,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精准化水平。

       智能社区控制平台人脸识别系统的无接触采集方式避免了线下信息采集引起的近距离接触交叉感染,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防控效率,扩大了防控范围,大大降低了疫情检查和防控人力投入。

       1社区智能社区控制平台目前正在进行健康防疫功能质量升级,推出社区防疫控制智能地图功能模块,建立自动协作工作机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智能体温检测报警模块,实时比较和验证体温异常人员信息,及时提供防疫控制智能地图,与街道和新区职能部门实时联动,建立社区智能联合防疫控制系统,提高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促进智能安全社区向智能安全健康社区的发展,实现安全健康网络、智能、数字化的智能社区。

       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提出智慧社区是综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整合区域人、地、物、情、事、组织和住房信息,协调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资源,提高社区治理和社区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智能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式。

       未来,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激发群众参与共建,在良性互动中不断推进智慧治理。

       为加强人员控制,2019年7月,社区安装了智能社区控制平台。疫情期间,依托该平台,实现了居民和重点人员的智能管理和监控。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