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委员会通报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2018年)》。
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7.06比2017年增长%2.88一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改善的趋势,也是监测以来增长最大的一年。基础知识和概念素养水平提高最大。
促进健康素养是中国健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成为《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重要指标。
据悉,2018年健康素养监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6个县、区级监测点进行,监测方法和工具与2017年相同。
监测内容为《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概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监测对象为15~69岁的永久居民,共有70615份有效问卷。
监测结果表明,从城乡分布的角度来看,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已达到22.44农村水平为%13.72城市略高于农村,但农村素养水平提高速度高于城市。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是22.07中部地区为%13.51西部地区为%13.23%3.36中部地区增长了个百分点1.96西部地区增长了个百分点3.35西部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和中部。
知识、行为、行为和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基础知识和概念素养。2018年,基础知识和概念素养达到30.52比2017年增长%4.70个百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17.04比2017年增长%2.74个百分点;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8.68比2017年增长%2.30个百分点。
安全急救素养、科学健康观、健康信息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基本医疗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等类健康问题素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信息素养和慢性病防治素养也有很大的提高。
中国卫生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长宁对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卫生中国建设,坚持新时期卫生卫生工作方针,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卫生卫生工作,媒体不断加强健康知识宣传,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201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深入开展卫生扶贫工作,落实贫困地区卫生促进三年行动要求,有效提高贫困地区卫生素养水平。
通过监测还发现,城乡、地区和人口之间的健康素养仍然不平衡,农村居民、中西部居民和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下一步,结合落实文件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健康责任,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问题,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李长宁表示。
云和和家智慧社区健康中心专注于生命健康
如何不断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云和(浙江)集团一直在不断探索。
云和和家智慧社区健康中心全力打造家门健康中心。
依托强大的数据平台,云和(浙江)科技集团智能社区健康中心实现实时监控、保护健康、就近服务、方便快捷、产品服务、质量可追溯性。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在家智能社区健康中心,通过现场检测 可穿戴设备,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 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镯收集居民基本健康数据,一键进入健康数据到应用中心,包括定位、 心率、运动指数等数据,让居民在家:远程监控、按需监控、高监控、关键管理。
根据监测数据提供医疗和健康管理,使健康监测更加模块化和可视化,更加准确和权威。
通过针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类慢性病开发的高科技智能监测设备,更可以便捷的了解个人健康,对疾病进行监测和预警,准确率高。可以大大方便受测者的体验感,随时随地掌握自身健康状况。(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蒜伴智能陪护系统 ** znphxt)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扫码免费用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